返回

武侠:独霸江湖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卷正文第六章无题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於是要求与你娘再见一面。这次玉面飞狐也许天良发现,答应了你父亲的要求。

    你父亲想与你娘见一面,目的是希望通过夫妻之义和母子之情打动她,使她回心转意,跟你父亲回家。那时你还小,需要母亲照料。但是,这时你娘对你父亲没有情义了,这一面不见还好,一见反送了性命。

    你娘见到你父亲後,不但不觉得愧疚,反而羞辱你父亲。说你父亲无能,不能保护妻子、给妻子快乐,有何脸面活在世上,不如死了算了,免得丢人现眼。你父亲气得昏倒在地,幸好你仲伯伯经过那里,才及时救醒过来。

    夺妻之恨不能消,妻子又变心反目,你父亲觉得无颜再活在世上,拜托你仲伯伯捎信给我後,便自戕了。

    说到此处,卓风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仲高峰见程笑天目瞪口呆,劝慰道:“小天儿,不要难过,这是事实,难过也没用,只有面对。”

    卓风道:“天儿,你仲伯伯说的对,事情已经发生,伤心难过没有用,只有接受这个事实。如果你父亲泉下有知,也不愿看到你因此伤心。对了,你父亲临终前留了一封血书。”说著向内室走去。

    仲高峰道:“小天儿,这事你不必耿耿於怀,当时的情形只有我与逍遥宫的人知道。这种夺友妻妾的事,逍遥宫的人不会向外传播。”

    卓风拿著一个小木匣从内室走出,道:“这是你父亲留给你的血书。”一边说,一边打开木匣,从里面取出一块灰黄的衣襟。

    程笑天双手颤抖地接过衣襟,放在桌上,轻轻展开来,衣襟上的血字已经变黑。上面写著:

    笑天吾儿:当你见到血书时,黄伯伯应该告诉了你为父的一切。黄伯伯是为父此生唯一可以性命相托的朋友,希望你以长辈视之,听黄伯伯的话,好好做人。

    为父一生好武,怎奈资质有限,非但不能傲啸江湖,反而落得失妻弃子,实在好恨!吾儿将来若习武,如天资聪颖,能练出傲视武林的绝世武功,为父雪耻解恨,扬眉吐气,为父在九泉之下自然感到欣慰。若资质愚鲁,不能练成傲视武林的绝世武功,便不要去江湖上闯荡,也不要为父雪耻,安心做一农夫,耕田种地,以免重蹈为父覆辙。

    吾儿从小孤零,皆因为父娶妻不贤,吾儿以後成家,娶妻务求贤淑,切记。

    父程南风绝笔。

    血书尚未读完,程笑天已泪流满面。既为父亲的死感到悲戚,也为母亲的行为感到伤心。多麽希望这一切不是真的,然而事实摆在面前。

    仲高峰道:“小天儿,你父亲先前最大的遗憾是生性好武,武功不高,不但不能江湖称雄,反而抱恨九泉。若想让你父亲能在九泉之下瞑目,便替他雪耻解恨,扬眉吐气。这样才是好男儿所为,悲愤、伤心只会令你父亲失望。”

    卓风道:“天儿,你仲伯伯说的很对,如果你能打败玉面飞狐,扬名江湖,你父亲在九泉之下便能瞑目。”

    仲高峰道:“你师傅这些年如此操劳,便是希望你将来能为父亲扬眉吐气。”

    卓风道:“现在你对你父亲的情况已基本了解,时候不早了,先弄饭吃。其他情况,吃完饭,为师再告诉你。”

    午後,程笑天心情好了许多,虽然脸色依旧戚戚,但见不到悲哀的神情,默然坐在方桌旁,专注地听卓风讲述与父亲有关的一切:

    我与你父亲是在夏口认识的,那时他还没有成亲。

    我原是个走方郎中,与你父亲一样,喜欢在江湖上行走,只是目的不同。你父亲行走江湖是为了寻明师、访挚友,我是为了研究疑难杂症、提高医术。由於我对疑难杂症比较偏爱,也治好过一些病,江湖中人便叫我“医痴”。

    为了广泛接触各种疑难杂症,进一步提高医术,我在夏口开了间药房。夏口是个大镇,是南来北往、水陆两道的咽喉所在,不但附近人多,过往的人也特别多,在这里开药房便於接触、了解各种病症。

    此前,夏口城里有两家名气较大的药房,一东一西,各据一方,将夏口附近的生意分为两半,形成两个势力范围,基本是你范围内的病人我不管,我这边的生意你也不要抢。

    为避免两家误会,我在药房门口挂了一块“只治疑难杂症”的招牌,即告诉两家,不与他们抢生意,同时也是告诉附近的人,只有他人治不好的疑难杂症才医治。

    刚开始,两家没怎麽在意,也许是两家药房在夏口一带名气很大,认为我一个外地人、走方郎中,在他们地盘上再怎麽也翻不了天。事实上,刚开始我的生意不怎麽好,有时两三天才有一个病人上门。但是,只要病人进了百草堂,便不会失望离去。这样一来,百草堂的名声渐渐在夏口传开了,不到半年,生意火红起来,不但夏口附近的病人,便是数百里外的病人,也闻讯赶来,以致我那间小药房常常门庭若市、接应不暇。

    我的药房生意虽好,但对两家没有影响。我始终坚持只治两家治不好的疑难杂症,伤风感冒等寻常病症一律不接,而且我的病人多数来自外地,按理说与他们应该相安无事。

第1卷正文第六章无题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